10/08/2025 | Press release | Distributed by Public on 10/08/2025 08:19
2025年10月8日
早上好。
迈克,感谢你邀请IMF参加这个美丽的新中心的开幕仪式。我想不出有比这更好的地方来讨论寻求机遇--它正是这个中心着力开展的工作。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世界,我看到了非凡的进步,也看到了尚未实现的梦想。平均来说,人们当前的境况比30年前要好得多,但平均状况掩盖了深层的暗流涌动,包括边缘化、不满情绪和艰难处境。
在许多地方,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走上街头表达失望之情:从利马到拉巴特,从巴黎到内罗毕,从加德满都到雅加达,人们都在要求获得更好的机会。
在美国,孩子长大后收入超过父母的机会越来越小(图1)。因此,这里的不满情绪也很明显,它推动了当前的政策革命,重塑了贸易、移民和很多国际框架。
而且,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些变化包括:地缘政治变革、技术革新、人口结构转变(一些国家人口急剧增加,另一些国家则在经历人口萎缩),以及我们对地球造成的越来越大的破坏。
因此,不确定性水平极高:在全球范围内,不确定性已经飙升并将继续攀升(图2)。请做好准备:不确定性是新常态,而且将持续下去。
***
下周,在世界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出席我们的年会之际,最紧迫的问题将是这些重大转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我们看到的政策动荡。
世界经济目前状况如何?简而言之:不像之前担心的情况那么糟,但并没有达到我们需要的程度。
我们4月举行会议时,许多专家(但不是我们)预测美国不久将陷入衰退,并对其他国家产生负面溢出效应。然而,美国经济以及许多其他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保持了良好的表现。
正如下周将要发布的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所述,我们预计全球增长在今明两年仅略有放缓。所有迹象都表明,世界经济总体上经受住了多重冲击带来的严重压力。
我们如何解释这种韧性?我认为原因有四个:
我来细说一下。
第一个原因:政策基本面和全球协调的改善。
很多国家通过相关政策提高了货币政策信誉,深化了本币债券市场,制定了新的财政规则,并在疫情期间采取了迅速、果断和全球协调的财政行动以减轻当下困境和持久创伤。
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其政策框架和制度已经显著改善。我们刚刚发布了一份报告 ,探讨了它们取得的进展,对有关成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当冲击来袭时,这些经济体的表现好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情况。
得当的政策发挥了作用。
经济保持韧性的第二个原因:私人部门的适应性。看一看世界贸易方面的私人举措:企业在关税上调之前一直在提前安排进口订单并重组其供应链。
企业在获得了多年的丰厚利润之后,资产负债表总体稳健;接踵而至的冲击练就了它们的迅速反应;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主流;目前的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第三个原因:关税冲击没有最初宣布的那么严重。
美国的贸易加权关税税率已从4月的23%下降到现在的17.5%--仍远高于过去的水平(图3)。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目前远高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税率今年保持了相对稳定,只有很少几个国家采取了报复措施。
总之,世界已避免陷入针锋相对的贸易战,至少从目前来看是如此。不过,开放度已大幅下降。
情况还在发展。美国关税税率在不断变化。与英国、欧盟、日本以及即将与韩国达成的贸易协议推动了税率下降,而与巴西和印度的争端推高了税率(图4)。其他国家的税率也可能发生变化。
第四个原因:有利的金融环境。在人工智能有望提高生产率的乐观情绪推动下,全球股价正在飙升(图5)。这一情况,加上较窄的风险利差,使融资市场基本保持开放畅通。美元今年早些时候的贬值则有效缓解了负有美元计值债务的非美国借款人面临的压力。
这就是我们今年看到的经济韧性背后的四个因素。
***
不过先别大大松一口气,注意:全球韧性尚未得到充分考验。
目前有种种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我们可能会面临考验--只要看看全球黄金需求激增的态势就会意识到。在估值效应和净购买(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缘政治因素)的刺激下,货币黄金持有量目前已超过全球官方储备的五分之一(图6)。
关税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在美国,企业可能从利润压缩更多地转向价格转嫁,这会推高通胀,从而对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在其他国家,之前运往美国市场的大量商品可能会引发第二轮关税上调。
没错,世界贸易掀起了涟漪,但仍如水般流动,不易堵塞和停止。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的大部分贸易仍然遵循规则。IMF向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发出呼吁:请保持下去;维护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
宽松的金融环境掩盖了一些疲软趋势(包括在就业方面),但并未阻止这些趋势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这种市场情绪可能会突然转变。
当前的市场估值正趋近于25年前互联网繁荣期间的水平。如果出现急剧调整,金融环境的收紧可能会拖累世界经济增长,暴露脆弱性,并使发展中国家陷入尤其艰难的处境。
***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多极世界中,政策制定者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捕捉和提供机遇,才能满足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愿望。
IMF提出了三个中期政策目标:
我来逐个谈一谈这些问题。
首先,经济增长。中期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左右,低于疫情前的3.7%。全球增长模式多年来一直在变化,特别是中国的增长步伐在放缓,而印度正成为关键的增长引擎(图7)。
只有通过提高私人部门生产率,才能持久地提振经济增长。为此,政府必须提供并保护自由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产权、法治、良好的数据、有效的破产法、强有力的金融部门监管,以及独立而负责任的机构。
在太多的经济体,繁文缛节阻碍了私人部门生产率,初创企业既无法启动也无法发展。竞争是关键,监管绝不能容忍或创造不公平的优势。
所以,我今天向所有成员国发出呼吁,希望它们在稳健制度和有效治理的支持下,整饬监管工作以释放创业精神。现在不是自我伤害的时候,而是整饬内务的时候。
对于亚洲,我想说:应当深化内部贸易以纳入更多最终产品和更多服务,并应推进改革以加强服务业和改善融资渠道。我们的分析表明,进一步推动区域一体化(特别是通过降低非关税壁垒)在长期内可以将GDP提高1.8%。
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我想说:考虑到这一地区拥有不断增长的年轻劳动力,改革可能会带来巨大收益。实施有利于商业的全面改革,并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取得进展,可以将非洲国家实际人均GDP中位水平提高10%以上。
中国的私人储蓄长期居高不下,漫长的房地产调整过程和通货紧缩压力抑制了内需。我们敦促中国实施过渡性财政扩张和永久性财政重构。
中国需要通过一揽子财政结构性措施来提振私人消费,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型,并重新刺激经济增长--这也有助于抵消近期实际汇率贬值对经济再平衡产生的不利影响(图11)。
中国的这项一揽子计划应包括增加用于社会安全网和房地产部门清理的支出,同时大幅减少用于产业政策的支出--根据IMF的一份新文件< /a>,中国这方面的成本每年高达GDP的4.4%。德国最近朝着进一步放松财政政策的方向作出了结构性调整,这应有助于缩小经常账户顺差。是的,这表明问题可以得到纠正。随着德国寻求为私人部门注入新的活力,开展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将特别有益,因为其能够进一步鼓励国内私人投资。
***
在结束讲话之前,让我回到前面提到的年轻人的愿望。我怀着深深的责任感领导IMF的工作。我们在这个机构中履行的最基本职责是,本着为所有人创造最大经济机会的原则来影响政策决定。
因此,我今天最后想说的是:在这个复杂而不确定的世界中,我们若能齐心协力,就能实施得当的政策,通过明智的监管、稳健的制度、可靠的数据和强大的安全网为自由市场提供支撑。这些政策将能提高韧性和促进增长。
我想用我在这个会议厅墙上读到的话来结束演讲:"一个人的梦想只是梦想。大家共同的梦想却会成为现实。"
让我们去实现梦想--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创造机遇。
谢谢各位。
基金组织信息交流部
媒体关系
新闻官:
电话: +1 202 623-7100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