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jing University

09/19/2025 | Press release | Archived content

南京大学承办第422期双清论坛“亚洲泥沙工厂”

2025年9月13-14日,自然科学基金委第422期双清论坛"亚洲泥沙工厂"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交叉科学部和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主办,南京大学承办。论坛主席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南京大学陈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建云共同担任。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计划与政策局副局长姚玉鹏,论坛主席代表王成善,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姜田在开幕式上致辞。

姚玉鹏介绍了双清论坛的基本情况、工作思路和要求。他指出,"泥沙工厂"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对河流泥沙认知的新阶段,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泥沙工厂区域,是全球地表物质循环的热点地区,是中国科学家依托这一天然实验室开展引领性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泥沙工厂"的研究是新形势下地球科学部对"四个面向"的积极响应,不仅关乎基础科学重要问题的突破,也关系到国家水安全、能源安全、生产安全和人民财产的安全。双清论坛一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学术民主和严谨求实的原则。希望与会专家能打破学科壁垒,厘清"泥沙工厂"科学内涵,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理论与技术突破,凝聚共识,进一步扩大我国地球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王成善代表论坛主席致辞。他表示,泥沙极为普遍又非常重要,泥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连接地球多个圈层的纽带。泥沙研究的难点在于三个方面的"跨度"没有解决,即:跨学科、跨圈层、跨尺度。期望与会专家针对"亚洲泥沙工厂"这一原创概念,进行充分自由的学术讨论,聚焦重大科学问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地球系统科学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本次论坛围绕"亚洲泥沙工厂时域规律与产沙机制""亚洲泥沙工厂与大陆风化和碳循环""亚洲泥沙工厂与板块造山过程""亚洲泥沙工厂地质灾害与重大工程建设"和"亚洲泥沙工厂监测与模拟"5个议题,安排了1个大会报告、8个主题报告和14个专题报告。与会专家深入分析了亚洲泥沙工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系统梳理了亚洲泥沙工厂的科学目标与战略意义,凝练了亚洲泥沙工厂在地球多圈层物质循环方面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并就亚洲泥沙工厂未来研究方向、政策建议等方面达成共识。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方小敏,中山大学张培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胡春宏,长安大学彭建兵,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肖文交,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殷跃平等相关领域的5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本次论坛。

Nanjing University published this content on September 19, 2025, and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Distributed via Public Technologies (PUBT), unedited and unaltered, on September 23, 2025 at 03:16 UTC. If you believe the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e content is inaccurate or outdated and requires editing or removal, please contact us at [email protected]